《浙江树人大学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冬日纪

摘要:冬日纪   一片叶子,这是秋天最后的树叶,从枝头飘落了下来,落在地上。清脆的声音,写着大自然的音符,在风中飘啊飘。以前真的不喜欢冬天,但今年不知道为什么,莫名觉得冬日真的是个浪漫的季节啊!初雪,围巾,手套,炸鸡……这些温暖美好的事情都在冬季发生着,还有平安夜,跨年,春节,让人充满了对节日的期待和一年结束时归家的喜悦。  我的家乡位于江苏省的北部,寒冷的冬天屋子里是带有暖气的,记得小时候,刚刚入冬的天气暖气还没有提供供应,每天盼着,念着等待着它的到来。“暖气来了!”奶奶的一句呼喊,便会让我兴奋不已,每天放学回到家,热流袭满全身,小脸映地红彤彤,不一会便把我从冷地哆哆嗦嗦中解救出来了。每天晚上临睡前,奶奶总会把我的衣裳,手套和袜子放在暖气片上烤上个一夜,我睡醒后穿上它们就会暖洋洋的,仿佛窗外的寒冷永远也打不垮我。一年又一年,如今家里的暖气也“升级换代”,改成地暖了,它更加方便,干净,安全。但我永远都会记得曾经奶奶在暖气片的每一个隔层都塞进我的衣服,手套和袜子的样子,岁月的滤镜下,显得是那样的温馨和浪漫,给予我在寒冬中无尽的温暖。  “广厦千间,夜眠不过六尺;家财万贯,日食不过三餐。”在我的家乡,冬至的来临当然意味着一碗热腾腾的羊肉汤了!羊肉汤壮身补血,且有健脑明目的功效,老年人和神经衰弱者是最适宜不过的了。妈妈一大清早便会去菜场挑上几斤上好的羊肉羊骨,回家后洗净,羊骨羊骨砸断铺在锅底,面放上羊肉,加水至没过肉,旺火烧沸,撇净血沫,反复多次之后,将花椒,桂皮,陈皮,良姜等用纱布包起香料包,一同与姜片,葱段,精盐放入锅内,用旺火煮至羊肉八成熟后,加入红油,花椒水,再进行小火温煮。窗外寒风凛冽,炉子上的小火慢慢烧着,锅里的汤咕咚咕咚,这时候坐在旁边读一本书,或与家人聊天,待到锅里的羊肉汤煮好了,盛上一碗,配以北方人最爱吃的饼食,是多么享受的一件事情啊!喝上一口羊肉汤,身上的寒气也便去除了大半。无论脚步走多远,在人的脑海中,只有故乡的味道熟悉而顽固,它就像一个味觉的定位系统,一头锁定了千里之外的异地,另一头则永远牵绊着,记忆深处的故乡。  不下雪的冬天难免缺少了一丝浪漫的诗意氛围的,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对雪独独钟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的相互争斗,有了“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的妩媚,有了“众芳摇落独喧研,占尽风情向小园”的坚韧,有了“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的”婀娜,有了“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浓浓乡愁。北方的雪与南方是有所不同的,要说南方的雪“未若柳絮因风起”轻轻柔柔的且易融化,湿湿冷冷;而北方的雪便是“撒盐空中差可拟”了,北方下的雪一时间是不会化的,雪就是雪,大雪压在光秃秃的树干、大地、丘陵之上从容不迫,显得很苍凉、壮观、大气。我爱下雪的冬天,幼时的我喜欢与伙伴们堆雪人,打雪仗,在最无瑕的大地上享有着最简单的乐趣。如今的我享受在雪中独自行走,咯吱咯吱地留下每一道属于我的踪迹,仿佛天地间独留我一个人,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看着这银装素裹的世界,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讲到这里,我越来越想着雪花飘舞的样子。  普希金在 《冬天的早晨》 中写道:白雪在铺盖着,像条华丽的地毯,在太阳下闪着光芒晶莹的森林黑光闪耀枞树透过冰霜射出绿色小河在水下面闪着亮光整个房间被琥珀的光辉照得发亮生了火的壁炉 发出愉快的裂响这扑面而来的冬景呀,可真令人欣喜。的确,是冬天为苍生倾力奏响了警钟,让脾气火爆的太阳也变得温柔起来,河流捧出冰心,雪花张开怀抱,人们讲述着,关于冬的故事。

随感

摘要:随感   正所谓“一场秋雨一场寒”,经历了秋末持续不断的阴雨天,随意一阵风吹来都颇感刺骨。落叶已是满地堆积,偶尔鸟雀经过都会忍不住过来踩上几下,我们也一样,脚踩落叶觅一觅久违的童心。眼看着落叶越来越多,风越来越冷,我就猜测现在已是秋末初冬之交。一看日历,果不其然。  这样阴冷潮湿的初冬,这样年复一年的流转,势必会让我想起些什么......“叮铃铃,叮铃铃......”伴随着下课铃声的响起,我一如既往地和同桌说着话。门外吹来的冷风却着实让我直打哆嗦,颤抖着地缩成一团,静静地听着同桌的胡诌打趣。风依旧肆无忌惮,想要小憩一下的我却万分清醒,直到我听到了门外有人在大声呼喊我的名字。我愣了一愣,疑心是不是发生了什么事情。出乎意料的是,一个熟悉的身影映入眼帘—— —我姑姑来了!还没等我反应过来,一双大手就麻利地把我抱起到厕所,紧接着给我套上了一件厚厚的毛衣,以及一条样貌笨拙的秋裤。原来,天气突然转冷,姑姑是特意给我送衣服来了。那时的我不知道是什么心情,惊讶之余只记得姑姑以飞快的速度“粗暴”地给我添上了衣物,同时嘴边还不住地叮咛。  回到家中,除了直挺的鼻子被风吹得泛红,身体其他地方全是暖暖的。刚踏入房门,家中的小狗便亲热地扑过来,硬要我抱抱它,而高冷的猫咪则独自蹲在炉火旁,静静地享受近在身边的温暖。我照例摸摸猫,又摸摸狗,玩了一段时间后习惯性地走向我的小书桌,和作业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最后,还是我先妥协,毕竟我不能赢它。因为它既不会动也没有丝毫感情,我再怎么不乐意做作业都无法影响它继续躺在那里,等着我将它的肚子填满。于是乎,我便开始了和它的奇妙之旅……不多久,我闻到了焖饭的香味。在这样冷的天,吃焖饭果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它既不需要花很多时间并且冒着寒冷烹煮,又不需要思考怎么搭配着煮,厨房有什 么 菜 呀,肉呀,尽管洗干净往锅里放。等所有食材和配料调好和匀放入锅内后最后再铺上一层厚厚的米,加水盖盖儿随它慢慢煮就行了。我一边看着作业,一边想着焖饭打开时那香气四溢的一瞬间,顿时思绪全无,只有肚子在咕咕作响。终于,随着一句“吃饭了!”响起,我便立马扔下笔飞奔向饭桌。只见一大锅的焖饭摆在桌子的正中央,旁边摆着几盘刚从坛子里捞起的泡菜。虽然外面寒风刺骨,但饭的热气以及全家人的温暖似乎逼退了那冷酷的寒气,留下的只有一张张暖得发红的脸和空气中弥漫的欢声笑语。  这大概是我小时候所感受到的冬天吧,看似普普通通,却从未让我真正感受到冬天的严酷。而如今,我已随父母离开家乡十几年了,几乎只有过年才回一次老家。在家乡看望看望从小照料我们的姑姑,与哥哥姐姐们谈谈天,和昔日好友叙叙旧。才发现虽然聚少离多,但彼此之间的感情却从未消减。然后我才知道冬天对于我们这种新一代游子的意义—— —冬天来了,春节也就不远了。  腊肉香肠皆已备好,红梅油菜已悉绽放,只等我们回家……

江南的冬天

摘要:江南的冬天   几场梅雨,几卷清风,湿润的青苔在雨中渐渐生长,蔷薇在黄昏浮动她暗雅的花香,粉墙黛瓦的江南,那是我的家乡。  最喜欢江南的冬天,她没有姹紫嫣红的花瓣,没有芬芳馥郁的果实,没有金黄饱满的小麦,但我依然深爱着她,只因她美,只因她承载着太多珍贵的记忆。  到了冬天最期待的就是下雪了。“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大概就是最好的形容。北风一吹,大雪纷飞,漫天皆白,遍地银装,所有树枝上都挂满了雪花,就像是一夜春风至,千树万树的梨花都来了一般。满树压枝的雪花如绽放的梨花一般,让人仿佛置身温暖的江南,顿觉春意盎然。因而虽是冬天却依旧仿佛穿越了几个月一探春天的景色。还有一句诗“烟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也形象的写出来雪景的独一无二。想象炊烟从每家每户的烟囱里随着风的方向飘向远方,雪纷纷像是蒲公英似的轻悠的落下,大多数雪花落在了地上,还有一些调皮的待在梅花的花瓣上、枝桠上不肯走,给花瓣做了钿头,给枝桠做了新衣。这样顽皮又可爱的雪花儿怎么会不惹人爱呢?  冬天的仪式感要非属腊八节不可了。腊八节,俗称“腊八”,即是农历十二月初八,古人有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吉祥的传统,一些地区有喝腊八粥的习俗。相传这一天还是佛祖释迦牟尼成道之日,称为“法宝节”,是佛教盛大的节日之一。  岁终之月称“腊”的含义有三:一曰“腊者,接也”,寓有新旧交替的意思;二曰“腊者同猎”,指田猎获取禽兽好祭祖祭神,“腊”从“肉”旁,就是用肉“冬祭”;三曰“腊者,逐疫迎春”。腊八节又谓之“佛成道节”,亦名“成道会”,实际上可以说是十二月初八为腊日之由来。腊八节的时候江南的人们家家户户都会煮上一锅腊八粥以迎接新的美好生活的到来。  腊八粥选用的材料都是各种五谷杂粮。像我们家一般选用糯米,辅之以红豆、芸豆、红枣、花生、桂圆、白果等。将食材倒入砂锅,倒之以纯净水,等待一段时间,等砂锅里掀开里面有“咕噜咕噜”的气泡,整间屋子里都是甜糯的香味,冬天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盛上一碗腊八粥,舀起一口冒着热气的腊八粥,聊着琐事是再惬意不过的了。我想腊八粥的习俗得以流传下来的原因或许还包涵着可以增进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吧。  腊八粥剩下的花生,爷爷会做成炒花生。寒冷的夜晚,我在老式的灶头里塞进一把柴火,火焰瞬间跳动起来,灶头里面慢慢开始充斥着橘黄色的火焰,从黑暗的最深处衍生到灶头口,照着我的脸庞,炽热而滚烫。爷爷站在灶头前面左手那这一把锅铲,右手抓起一把生花生画圈似的撒了下去,噗呲声便随着香气弥漫整间屋子,煎了一会儿,爷爷迅速的翻炒起来,肩膀随着手腕灵活的转动耸动,一颗一颗的花生在一段段肆意的舞动中变得金黄。我深吸了一口,感觉花生的香味从鼻腔蔓延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爷爷,爷爷,快给我吃一颗花生!”我扯着嗓子喊到。“扑通”一声,一颗花生猝不及防的落进了嘴里。轻轻咬一口,香味从花生的缝隙中悄然窜出,一溜烟的滑落过去,唇齿生香。  这时,灶头里的或渐渐暗下来了,只有零星的点点星光在黑夜里闪动着,花生炒好了。~

浙江树人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7738次访问,全刊已有1966902次访问